广南:文化赋能经济推动乡村振兴
2023-08-16 15:53:52
来源:
文山日报
近年来,文山州广南县深度挖掘本土特色文化资源,推出其特有的句町文化
近年来,文山州广南县深度挖掘本土特色文化资源,推出其特有的句町文化、进士文化、隐逸文化和稻作文化等,以文化赋能经济发展、推动乡村振兴。
(资料图片)
“句町”赋能“网红街”
夜幕降临,华灯初上,广南县城区古城南街迎来了一天最热闹的时候,夜食、夜秀、夜游、夜演、夜购、夜娱的“穿越句町古国”沉浸式体验让游客们流连忘返。为打响“句町”品牌,广南县在研究发掘句町王陵区(牡宜遗址)、考证句町实物及史料、出版《句町国史》等专著、举办句町文化旅游节的基础上,在古城南街常态化开展“相约游古城·缘来在句町”系列文化活动,把舞台搬到街头,把“网红街”变成全民“大学堂”,游客群众蜂拥而至,各路商家争相入驻。
2021年,古城南街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,活动线上浏览量破亿人次,参与游客观众达100余万人次,旅游收入破亿元。2022年获省“最美公共文化空间”和“彩云之南等你来”夜间群众文艺演出活动“优秀示范点”、国家3A级旅游景区。
传统文化引领新发展
走进位于广南县城西北郊的大革假壮族村,古榕树下文化广场、活动室、图书室布列有致,勤学亭、聚贤亭、槐堂巷、清风巷、锦书巷、进士第相映成趣。大革假村因曾孕育“一门三进士、四举人、二十六贡生”而声名远播。
2021年,“大革假书香文化示范村项目”悄然落地,实施了道路硬化、进士第及街巷修缮、民房外立面改造等项目;引资2500万元,建设休闲体验式水果采摘园1120亩,蔬菜种植基地300亩,土鸡养殖超过2000羽,年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。如今,在“进士文化”引领下的大革假村,已由传统村向旅游集散地、网红村、产业村蜕变,2022年以来吸引游客30余万人次,形成了集进士文化体验、民宿、餐饮、游泳、垂钓、生态农业体验等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点。
“隐逸”打造新引擎
依托广南县坝美村形似神似陶公笔下世外桃源、隐逸文化旅游潜力巨大的优势,坝美村大力开发文化旅游,建成了游客中心、环线观光车道、河道码头升级改造、村庄人居环境整治、智慧化系统等10余个基础设施项目,成功跃入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行列。
项目建设为当地4个村民小组提供短期就业岗位200余个,创收500万余元。运营以来,直接为当地农户提供景区车船驾驶员、保安、保洁等就业岗位108个,年创收320万余元。带动发展民宿客栈餐饮37家、零售商铺34个,从业人员300余人,年创收3000万余元。
“稻作”铸就新亮点
广南县稻作文化源远流长,已发现近4000年的碳化稻,作为广南稻作文化核心区的八宝贡米,因粒大饱满、洁白油光、饭粒软而不稀、糯而不腻、隔夜香,明清“每岁贡百担”而闻名遐迩。三腊瀑布、河野风光等40余个景点,成就了八宝“高原壮乡小桂林”美誉。一条清澈的八宝河,蜿蜒穿越良田万亩,为沿岸游客参加“河灯节”、漂流、体验壮家风情等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。
2018年,八宝镇冠以“国家农业公园”,并成功举办了“中国·广南八宝世界稻作文化旅游节”。为进一步弘扬广南稻作文化,广南县致力打造八宝乡村振兴示范园(田园综合体),目前实施了河野村、牙龙村等项目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、文化植入等工作。项目建成运营后预计每年可为当地增加农业收入3亿元,文化旅游综合收5亿元以上。(云报客户端见习记者 王世涵)
据8月11日云报客户端
[责任编辑:]
网罗天下
推荐内容
- 广南:文化赋能经济推动乡村振兴 a>
- 卷五争占类 曾御史判人占妻 a>
- 浪潮新基建以数赋“能”,用科技推动生物质“变废为宝” a>
- 大连中院开展关爱梅花鹿活动 a>
- 江南华南对流活跃局地或现暴雨 四川盆地等地高温闷热持续 a>
- 糖友适合这些饮食 a>
- 不要被高度意识形态化的西方媒体给带歪了 a>
- 施工安全管理内容_安全管理内容 a>
- 牢记嘱托 皖美答卷|安徽阜南:芡实迎丰收 蓄洪区里长出“金豆豆” a>
- 渭南日报融媒体海报|全国生态日:渭南有多美 a>
- System Volume Information删除教程——C盘清理 a>
- 战略性贸易理论的争辩与教训 a>
- 中国电建:1月至7月新签合同金额合计6547.11亿元 同比增长5.73% a>
- qq照片秀上传(qq照片秀图片) a>
- 小摩增持药明康德(02359)约240.78万股 每股作价约76.63港元 a>
- 恒银科技(603106):8月15日14时22分触及涨停板 a>
- 460分考生高考滑档,走“内部指标”上了大学,本科毕业后第一学历却仍是高中 a>
- 昆明六合社区开展火把节活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>
- 湘潭市委巡察组原组长被查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! a>
- 上海院首次主导起草ISO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a>